他从一名“小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月季栽培行业的带头人。作为天坛公园花卉中心月季班班长,富迎辉练就了一手绝活儿——“花遂人愿”。让花何时开,它就何时开。在富迎辉的带领下,天坛公园基本实现了月季“四季常青”的美好愿景。天坛月季还以“花大色艳”著称,多年来,富迎辉持续开展月季育种,让慢慢的变多的大花月季出现在天坛花展上。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系统内首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北京市富迎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天坛公园获批成立。如今,富迎辉正着手系统总结天坛月季花期控制及日常养护要点,将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推动天坛月季持续不断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再过半个月,天坛公园第42届月季展就要开幕了。今年恰逢天坛月季园建园60周年,届时将有超过1万株盆栽、地栽月季花集中亮相,将整个公园扮成一片花的海洋。
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也是天坛公园“一园一品”的特色花卉。富迎辉在天坛公园养了大半生月季花,如今练就了一手绝活儿——“花遂人愿”。
除了每年在5月中旬、“十一”国庆假期,天坛公园固定举办两场月季花展以外,公园还曾为迎接北京世园会,在4月展出月季;为庆祝建党百年,让月季花在7月绽放;为庆祝北京奥运会召开,在8月展出月季;喜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9月布置月季景观;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在10月中下旬展出月季;天坛公园开放一百周年之际,公园举办“姊妹同庆”主题展,在11月仲秋时节展出盛开的月季,与菊花同台争艳;参加香港新春花展,让月季于隆冬时节盛放……
月季有“月月红”之称,地栽月季在春季5月亮相后,在7月、10月还会自然再开两轮花。“在经过人工干预控制后,我们大家可以实现让花何时开,它就何时开。现在基本实现了月季‘四季常青’的美好愿景。”富迎辉自豪地说。
“花遂人愿”是怎么来实现的?这源于天坛公园花卉中心月季班的园艺师们精准娴熟的花期调控技术。5月中旬即将迎来的月季花展,正赶上月季的自然花期。天坛公园拥有300余个月季品种,开花时间有先有后,要想让上百种月季同时盛放,也要进行花期调控。
“我们从去年入冬就开始准备了。”富迎辉说,在天坛公园西北角有一片花圃,200余个品种、3000余株盆栽月季在这里养护。富迎辉坚持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来到花圃,对月季加强养护。
富迎辉带着北青报记者来到花圃西侧,眼前出现几个深约2.5米的大坑,上面搭着铁架子。“别小瞧这几个大坑,这可是天坛月季‘花遂人愿’的秘诀。”据介绍,这些大坑实为月季冷窖,去年入冬后,富迎辉和同事们便把盆栽月季全部搬进冷窖里,并在铁架子上铺好蒲席,“要双层的,厚度能达到6厘米左右。”富迎辉说,蒲席是用芦苇叶和蒲棒编织成的席子,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风作用。若遇到大风天气,蒲席上面还要覆盖一层无纺布。“有了蒲席和无纺布的保护,冷窖就能保持恒温,冷风也吹不进来,让月季顺利越冬。”
今年3月28日,出窖时间到了。“当我把蒲席掀开,一股暖空气涌进冷窖,逐渐唤醒了沉睡一冬的月季,告诉它们,春天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月季的枝条上就会冒出花芽。
有的月季比较“着急”,想早些开花,富迎辉便把顶端的第一个花芽剪掉,待长出第二个花芽时,就能和其他月季花同步绽放了;有的月季过于“热情”,一根枝条上长出五六个花芽,富迎辉挑出两三个最为壮实、饱满的,其余花芽全部剪掉,为的是集中养分,让花朵更大。
“让多品种月季同时开放,需要园艺师们进行花期控制修剪。”经过天坛几代养花人的不断摸索,富迎辉和同事们总结出了不同月季品种的习性,研究探索出精准花期调控技术在展览展出中的规模化应用。
“通过花期技术修剪、温度控制、水肥管理措施,我们大家可以将200余个月季品种控制在同一时间开花,间隔不超过2天,保证所有月季在开展前一天或当天全部同期开放,展览期间实现盆栽月季花朵大、花量大、上花齐的效果。同时,我们大家可以让月季在非自然花期的不同月份开放,花期基本能够覆盖全年。”富迎辉说。
富迎辉说,“古龙”月季是深受游客喜爱的月季品种之一,它表里双色,正面红、背面黄,散发出温和的香味。《中国月季》一书中记载,“古龙”月季的花径一般为15厘米左右。“通过精准的养护,我栽培的‘古龙’月季花径超过17厘米。”而养护难度较大的“白佳人”月季,花径一般只有13至15厘米,富迎辉养出的“白佳人”花径可达17至18厘米。
“过去,天坛盆栽月季使用的花盆比较小,但月季的生长速度很快,根系被限制住了,对花朵形态会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后,天坛开始打造精品月季,陆续引进大型木桶月季。”富迎辉说,“换上木桶,月季有了更好的生长空间,配合精准的水肥管理,花朵个头儿长得更大。每年月季花展期间,我们都在祈年殿布展大型木桶月季,漂亮的大月季更能衬托祈年殿的雄伟。”
天坛月季“花大色艳”还与公园持续开展的月季育种密不可分。每年5月中旬是月季育种的绝佳时机,也是富迎辉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月季育种可是个辛苦活儿,每天早上,我们要在月季花苞还没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做育种。如果稍晚一点儿,花朵开放露出花蕊了,会给育种带来不小的干扰。”富迎辉说,一阵风吹过,空气中会飘来其他花粉,落到花蕊上;或是有蜜蜂过来采蜜,而蜜蜂的腿上沾着其他花粉,都可能会导致花蕊上的花粉不纯。因此,富迎辉经常在“八小时”之外的清晨做育种。
近年来,富迎辉和他的师父李文凯一起带领天坛公园花卉中心月季班自育出“天坛荣光”“喜上眉梢”“凯歌嘹亮”等多个大花月季新品种。其中,天坛养花人自育的“天坛荣光”很独特,花径达13厘米左右,粉色花瓣上呈现不规则的放射状条纹,在2016年月季洲际大会上获得过金奖。“取名‘天坛荣光’时,寄托了我们的美好愿望,希望天坛公园和月季班能慢慢的变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富迎辉说。
2021年,富迎辉做育种工作时,选定了一种名叫“一等奖”的月季品种作为父本。该月季品种花朵比较大,花径能达到15厘米以上,而且香味儿足、花瓣颜色纯正、植株长势健壮。富迎辉一大早就赶到花圃,给月季花苞套上袋子,防止蜜蜂和风的干扰。过一两天,雄蕊成熟了,富迎辉便小心地把花瓣掰掉,取出雄蕊进行干燥,得到许多花粉。
随后,富迎辉选取了一株名叫“加里娃达”的月季品种作为母本。与“一等奖”月季纯粉色的花瓣不同,“加里娃达”月季花瓣呈渐变色,主体为黄色,花瓣顶部有粉红色的晕。最重要的是,“加里娃达”月季结实率高,很适合做母本。
富迎辉给“加里娃达”月季的花托套上防水玻璃纸。三五天后,观察到雌蕊上有黏液流出,富迎辉便开始人工授粉,将“一等奖”月季的花粉附着在“加里娃达”月季的雌蕊上。通过杂交育种,将父本和母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到一起,期待繁育出新的大花月季品种。
富迎辉介绍,2022年,“一等奖”与“加里娃达”杂交育种的后代已经长出了小苗。“我们应该经过三至五年的观察,才能评判其生长稳定性,还有是不是符合月季新品种的标准。”
富迎辉初来天坛公园月季班工作时,年仅17岁,那时正值花卉月季的繁荣发展时期。就在他入职的前一年——1987年,备受市民喜爱的月季被确定为北京的市花。“月季品种多、颜色好看,栽培的方式和应用也很广泛。成为北京市花后,各种月季资源纷至沓来,我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候。”
天坛公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月季养殖繁育历史。60年前,天坛成立了月季班,在祈年殿西侧开建月季园。富迎辉说,当年的月季园装饰简单质朴,用篱笆和木桩勾勒出具有天坛特色的图案,在当时,它是华北地区第一个月季专类园,开放时吸引了京城文化名人和百姓竞相赏花。
如今,富迎辉已经在天坛公园工作了35年,从一名花卉园艺专业的初级工一步步成长为技师。回忆过往,富迎辉说:“我有幸拜月季大师、全国劳模李文凯为师,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运。”
富迎辉经常跟着李文凯钻进花棚修剪花枝。“光是这一修一剪,就颇有讲究。比如,何时剪?要根据去年和当年的天气情况做比照再确定。怎么剪?这里面有轻剪、中剪、重剪之分,要根据不同的月季品种来决定。”富迎辉说。
此外,看似简单的“浇水”,实际上也是一大挑战。浇少了,花朵分布不均匀;浇多了,花就泡死了……“那时候,刚来月季班里的新职工,没有五年的工作经验都不允许提壶浇水,现在也是如此。一旦操作有误,月季就保不住了,这损失是没有办法挽回的。”
靠着师父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不断探索,富迎辉从一名“小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月季栽培行业的带头人。从事月季养殖30余年来,富迎辉在月季养护、花期调控、月季修剪、花卉创新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
2021年,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悉心指导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和天坛公园的支持下,以富迎辉为领办人的“北京市富迎辉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成立,这也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系统内首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天坛公园依托该工作室,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传承优秀栽培技艺,开展技术创新,展示优秀展览效果,发展优秀月季文化。
富迎辉说,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样的平台,将人才教育培训与技术传承相结合,创新月季栽培技术,丰富花坛、花展设计,同时积极开展植物新品种培育等业务工作。进一步传承天坛月季栽培技艺,扩大天坛月季的影响力,打造天坛公园品牌花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花的科技含量慢慢的升高。富迎辉举例说,月季繁殖扦插时,可以用全光雾插法,感应器根据湿度自动喷雾浇水,比人工控制省时省力;应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养殖幼苗,也可以省时省力。即便如此,要想在花展时按需求开出大量的花,还是要人工进行花期控制,更精准、更有效。
如今,富迎辉像他的师父李文凯一样,仍然靠“传帮带”的模式,“手把手”地将栽培技艺分享给身边的技术人员。他还经常组织技能培训、劳动竞赛、技术练兵,让更多年轻园艺师参与实战,提高技术本领。
富迎辉编写了一份3500多字的《天坛公园月季园栽培养护作业指导书》,对天坛月季常规养护管理流程、养护规范及评价标准做了梳理,如何灌溉、如何施肥、修枝剪杈的需要注意的几点等一目了然。未来,富迎辉打算出一本专著,系统总结天坛月季花期控制及日常养护要点,将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
他常说,“养花在于养根,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开花。我们不但要传承技术,还要传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坚守对月季养护事业的初心与使命,将天坛月季不断传承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本报记者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再过半个月,2023年北京月季文化节暨天坛公园第42届月季展览将与市民游客见面。今年天坛公园将主展区设在月季园。
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天坛月季园于1963年建成,今年恰逢建园60周年。为庆祝月季园建园60周年,天坛公园在月季园特别增设芳香月季种植区,栽植了9种不一样的香型、不同色系的月季品种,增强游客的观赏体验。
5月中旬的天坛月季展期间,市民游客从月季园西入口走进园区,能够正常的看到道路两侧装点的园艺小品,蜿蜒的藤条曲线字样。三两只木质小鹿卧在草坪里,与地栽、盆栽月季花相互搭配成景,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灵动的画面。放眼望去,月季园内摆放了许多盆栽月季花堆,让游客近距离观赏天坛月季,领略天坛月季之美。
据天坛公园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天坛的月季栽培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南苗北移,四季有花”的园林绿化方针,1956年,天坛从南方引进了月季进行盆栽养殖。到1963年,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天坛月季园建成,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开放型月季园。
1963年5月中旬,天坛公园迎来了当年第一个月季花季。当年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百姓从五彩缤纷的月季中又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成千上万的市民争相涌到天坛公园观看月季。
20世纪70年代初期,天坛月季园逐步恢复栽培工作,并着手进行品种繁育。这一时期,各省市纷纷慕名前来选购成套的月季品种,天坛成为月季发展传播基地,其月季养殖技术水平得到社会公认,“天坛月季”自此声名远扬。
2003年,天坛公园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对月季园进行栽植改造,保留原有的栽植构图,更新品种,丰富类型,栽植大花、丰花、微型、地被和藤本等各类月季1万余株,共计200余个品种。至今,天坛公园积极加强月季园的栽培养护工作,在每年5月月季展览期间,这里成为游客欣赏月季花的重要游览景区。
近年来,天坛公园积极组织并且开展专业导览、自然观察、社区进公园等文化活动,使得天坛月季园成为一个集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月季专类园。 文/本报记者 王斌